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实用十一篇)

发表时间:2024-01-18

入过党的人都清楚,入党首先要提交入党申请书,这个步骤是入党必不可缺的一环。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从哪些角度来写才能写好入党申请书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实用十一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3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1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2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

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3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近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合著。龙应台出生于1952年2月,是一位台湾作家,安德烈是她的儿子,出生于1985年12月。这本书被称为“人生三书”之一。

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没有什么兴趣,挺不情愿看的,但后来在妈妈的强烈推荐下才开始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安德烈和他母亲龙应台的“家书”,“家书”这种方式使我感到好奇,母子之间明明可以打电话,为什么要用“家书”这种书信呢?我猜是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情吧。

其实内容讲的是安德烈和他母亲的对话---只因他们母子之间相互不理解:妈妈焦虑,孩子自以为有见解。于是他们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来沟通,后来孩子理解了他的妈妈,通过三年时间慢慢的理解对方,安德烈说“家书”记下了他们三年的生活岁月。

平时我和爸爸有许多不理解,现在也没有解决,我准备用同样的方法沟通,同时,我也推荐爸爸能读读这本书。我也要向安德烈一样,耐心和父母沟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3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4

母亲是当你与整个世界作对时,她会默默地支持和保护你的女人。

母亲是当你漂泊到世界尽头,她也会不断寄出一封封家书的女人。

当你受伤时,妈妈会用你最喜欢的糖醋猪排来安慰你。

母亲是当你无数次跌倒,在一旁不断加油,看着你自己慢慢爬起来,越走越稳,笑中带泪的女人。

但母亲也会看着你长大,变得坚强,然后和她分开。

读《亲爱的安德列》,深深体悟到了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掩卷之后,不由泪流满面。我想到了龙应台对孩子的真诚,想到了世界上所有母亲对孩子的爱。

我妈妈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幽默的人。她曾经告诉我,我是一个更年期的孩子,她是一个青春期的母亲。

的确,有时候我对她实在是太暴躁了,面对她的叮咛和嘱咐,我只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而她呢,她始终怀着一颗少女的心,用最诚挚的爱来对待我,即使我对她发脾气,她也只会笑呵呵的看着,因为——我是她的女儿,是她血肉相连,用生命的力量孕育出来的骨肉啊。

所以她只是用她的心看着我,用爱温暖我,引导我面对这个壮丽的世界,然后看着我走开。长大后,她只是偶尔打个电话吃顿饭,她会很满足的。

想来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母亲,愿意默默付出,默默坚持,默默等待,默默离开。

很喜欢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嘲笑,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5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惊慌失措。她不知道如何掌握她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于是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书信的方式和她一起写专栏。一方面,她能理解儿子的想法,心里想做什么,做母亲最想知道的是:好还是坏?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龙应台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80后,台湾和德国混血,生活在德国。龙应台的18岁,1969、1970年,住在人车杂踏、鸡鸭争道,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当时台湾也属“第三世界”)。

白衣黑衣,准备高考,对阿波罗登月和中国*****有点了解,外界并不存在。安德烈的18岁,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讨论《华氏911》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觉有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

安德烈一代成长在一个舒适而有教养的家庭(龙应台和安德父亲都是医生),互联网使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艺术和美丽。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看到龙应台是一位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很认真地力解和力解她的儿子,但也试**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俩收获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来,龙应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反**、反**、反强权,追求民主、关心民生,厌恶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唤公平正义。在给儿子的信里,她对“贫乏”、“愚昧”的渔村娓娓道来(“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她对故土台湾爱的深沉。

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关于将来,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回想自己,龙应台说:

“18岁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没进过**厅和美术馆,不知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对于享受和物质,带有几分怀疑的距离”,爬黄山的时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边水泥、一边食品,早晨4点出门,黄昏爬到山顶,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担压出两道深沟,一天挣30块钱。

她说:“安德烈,30块钱不到3欧元,不够你买3球冰淇淋,山顶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个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难呢?”她讲黄山少年,我很激动,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动容了。

从安德烈的信中,我看到了中西方在教育、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比如,他们善于理性思考,而我们强调情感表达。他们会积极参与和干预现实,我们更是袖手旁观。18岁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讨论的内容在我们看来是不用讨论的,没什么好讨论或者讨论不出什么,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

我们依靠长辈和领袖,我们相信权威,我们跟随群众,重视他们。在香港的选举时间表问题上,安德烈置疑了少数香港游行者。在他看来,他为什么不发出争取小权利的声音呢?龙应台是呼唤民主的,她在游行之列。

当然,在一些问题上,安德烈和我们有同样的担忧和担忧。“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不可能有你的成就。你会失望吗?

”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完全同意龙应台,但事实上,只有少数人没有被迫谋生。以龙应台的这一段文字来看,我认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毫无疑问,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

但为什么这么多家长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呢?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顶尖中的精英,不断的期许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这或许就是变相的施压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

不!所有的母亲都会担心,会紧张。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并没有对要读什么名著建立起统一的意见,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要是读经济一类的书籍我们兴趣不是很大而且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还有要是读一些传记类的东西,平时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也根本提不起精神再去折磨一下自己脆弱的自尊心;最后我们纠结了很久,依旧没有什么好的建设性意见,最后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遇到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发现其实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即是能完成这次作业的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让我们更加了解父母的一个好机会。相信我们这一代的同龄人,不,应该是每一代人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总是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不是我们不愿意与父母交心相谈,而是真的有时候年代的沟壑,以及思想的界限横亘在我们之间,虽然我们有血脉的相连但是依旧不能跨过这道在我们眼中仿佛是深渊的天堑,看不到入口,更是找不到出口,我们只能在其中徘徊却始终不得要领。

很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这本书,我们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简介之后知道这本书是写什么的,还有她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这或许就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捷径了,书中写的是两个有血脉相连的亲人,拥有中西方孑然不同的思想,从一开始的陌生或者说是思想的冲突到后来的相互间的包容以及真心的交流,还有他们在思想上的沟通,在心灵间的跃动。所以说我们读完他们之间的信之后,我们都表示由衷的羡慕他们这种真诚的没有丝毫障碍的交流,又或者是向往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一天,我们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开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们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听他们说说他们喜欢的是什么,他们希望的是什么,最后我们可以相互交流,明白各自的难处和各自的目的。

我们在心里都明白,暨是来自父母的叮嘱都是出自他们的关心,暨是来自父母的期望都是出自他们的愿望,暨是来自父母的责备都是出自他们的爱,只是我们往往都没有去想这些,即使是事后知道,我们也会闷在心里,再也不会提起。然后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会更加冷淡,更加僵化,更加陌生,甚至到最后,也会像往常一样完成。必须说,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应该是最亲近的人,但有时结果不如一般朋友。

从读这本书的观点来看,我们觉得,其实没有当面对话,转而进行书面交流其实是一个很棒的交流方式是。因为即是从我们现在人的观念和习惯来看,我们在当面交流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顾虑导致我们不能真实的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或者说是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因素,可能是因为在场人物的关系,可能还有很多很多的位置因素导致我们的交流的阻滞不前,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还有我们在当面交流的时候可能还要考虑到表情的表现,我们有时候的心情并不是口中说出话的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子得交流就会显得很是做作使人感到不够真诚的对待,一直到最后的交流也就只能像是上面提到的那样停留在表面上,还有一种就是当面对交流需要你比较快的思考出你的表达,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很快的回答出提问者的问题,但是一般我们的思维并没有那么快可以思考出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答案,以至于最后我们自己都不满意这样的对话,最后甚至有时候还会感到后悔,所以我们认为当面的交流虽然能最真实的反应出一个人的内心思想以及表达能力还有各种诚实度,但是一般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甚至是最后导致有些人的厌烦还有恐惧,这些都是导致两个人不能很好的做到沟通交流的因素,就更加不要提什么心灵上相互勉励啊灵魂上的交融了。

然而若是以书信的方式进行的交流的话,,若果你还做不到与她真诚的交流的话,那我想,你的一世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你连最为亲近的人你都不能拿出真心对待,那你还能对谁献出真心,那还有谁可以对你献出真心,你这一生注定也就只能活在虚假之中了。书信中的交流没有当着面,脸对脸的交流的可能会面的拘束感,你在信中的言语都是你心中的真实感受,你可以说你想说的,你可以骂你想骂的,你可以追求你所不能追求的,你还可以和你的父母吵架。总之,书信的方式可以免去我们很多面对面时需要顾虑的事情,还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出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告诉我们的父母他们的儿女心中的意愿以及他们心中不愿意。

然后他们也就可以更加深思熟虑的考虑我们的感受,然后明白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烦恼,懂得我们之间所存在的某些代沟,然后他们回给我们带着他们爱意的回信,我们也就更能明白他们的期望,良好的沟通就此建立,真是令人羡慕的一种方式。好吧,说到字母交流的好处,让我们总结一下这本书中体现的思想融合。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还有生活在中国的龙应台,这两个人注定会有不一样的思想,差异显而易见,已经是不用我们解释的一个自然现象。

就像我们叫做东方人,他们叫做西方人,虽是一字之差但是用上一句不应景的成语来形容就是“恍如隔世”。安德烈说过这样一句话“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我想这是一句很伤人的话,不仅会伤了母亲的心,连我们的心都伤了,我们很是不理解安德烈为什么会这么跟自己的母亲这么说话,要是换了中国的传统理念中的孝道来说,这就是大逆不道了。但是正如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在文化的不同领域中,我们的思想观念注定了是不同的一种表现方式,东方的我们更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即使是宣泄自己的不满的时候一般也很注重言语的使用,除非是在是到了相当愤怒的时候我们才会失了自己的那份含蓄,那么西方的表达方式就是直截了当的,他们更加注重的人的自由性,随性而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更多的是保留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坦率的性格,这也是我们这种使用了几千年含蓄的东方人所欠缺的最多的一方面。在信中的安德烈就是如此坦率直白的跟自己的母亲交流,作为一个母亲的龙应台我想刚刚开始一定也不会习惯这样的话语,毕竟作为一个母亲谁也不喜欢这样的话,但是一个母亲的爱,以及她自己思想的包容性和对于不同文化的接纳,她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6

如果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我读这本书的感觉,应该丝毫不过分,当我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以惊人的速度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突然觉得,遇到《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幸福。

每个做母亲的都希望能够跟自己的孩子,以恰切的方式进行交流,了解孩子,靠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大概是地域和工作的原因,龙应台选择了通信的形式跟儿子沟通:她跟儿子有一个约定,就是母子共写一个“专栏”并发表。三年的时光,在母子之间的“飞鸽传书”中,徐徐度过。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入了龙应台和儿子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每一篇读来都是那么亲切自然。他们谈生活、谈学习、谈工作……读他们的文字,似乎是在体验一种别样的人生,不仅可以增长智慧,而且可以丰富心灵。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观点明晰、思想深刻、充满睿智的“教科书”,也许它会帮助许多彼此越来越陌生的母子、或者“隔膜”不断加剧的父子敞开心扉,走出“陌生”、“冷漠”的泥潭,走向洒满阳光、开满鲜花的美好境地。

可以说,龙应台和安德烈,无话不谈,而他们选择的话题往往给人以触动和启迪。他们谈音乐,谈交友,谈爱情,谈贫富,谈种族,谈环保,谈文化,谈国籍,谈品位,谈成败……甚至谈到生死,但他们的交流总是在一种平和、平等、尊重、商讨、自然、温婉的气氛中进行的。一场交谈,就是一场倾心的“华章”,没有咄咄逼人,更没有与粗暴与轻率。儿子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秉性与人格,他大胆表达自己认识世界、感受周遭的体验、收获和疑惑,母亲的言语则有种春风化雨的力,讲故事,打比方,拉家常,旁征博引……不论采取那种方式,总能让儿子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从而接近事物的“真相”。

比如,龙应台跟儿子谈到“玩”的问题时说,不懂得“玩”确实是一种缺点。她引用席慕蓉的话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她还说:“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到大自然里走一天……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但是她又对儿子说:“我是否一点也不担心我的儿子将来变成冬天里的蟋蟀,一事无成?我当然担心……性,药、摇滚乐是少年轻狂时的自由概念,一种反叛的手势;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再闪避道上的荆棘。”

这样的谈话多么富有魅力而充满艺术色彩啊,看得出,她即鼓励儿子玩,但又要儿子区分玩的界限,把握玩的方式、方法和度。如果说劝诫是一种艺术,那么在龙应台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比如,谈到“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作者跟儿子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什么样的工作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即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有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多么生动而又震撼的声音啊,发自心底,娓娓道来,入情入理,怎么能不让听者为之感动?

读到这些话,我就在想,不管是为人师,还是为人父母,我们是不是也曾经或者常常这样替孩子着想?让孩子快乐而又尊严的活着?就像有些孩子说的:“妈,你过你的人生,我过我的,好吗?”

……

读《亲爱的安德烈》,每一封信,都有一个明确、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或者主题,它带给读者的思考是深远的。因为,也许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读这些信,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母亲的龙应台的良苦用心和思维智慧,也读懂了作为母亲的心愿、责任和使命,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也许,他的成长正是我们自己孩子未来人生的一种印证。

不过,我明显的感觉到,用书信和文字交流,确实有种特殊种特别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7

《亲爱的安德烈》细细品读此书,发觉其少了一分《傳雷家书》的严肃,多了一分眷恋,多了一抹亲情。这样的书,令人爱不释手。年龄、国藉、环境、文化背景,这一道道难越的障碍下,却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却是36封书信散文,却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却是东西文化的差异的体现。

他们在自由散漫的气氛里讨论着城乡差距,讨论着欧洲与中国的人人思维与集体思维,讨论着种族认同及归属,讨论着理性的香港是否有文化。可以他在她面前抽烟,可以在她对面述说恋爱与学校的苦恼,可以忘记这令人厌烦的辈份关系,进行一次次的心与心的交流。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能拥有一位可以倾听你的心声的母亲,足矣。安德列是何其幸运,有一个努力进入他世界的母亲,能在二十几岁的年纪体会亲情与人生的大爱。

这是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的,他们不知连结的重要性,只能例行公事般的交往,只能在电话里进行那寥寥无几的问候,只能用那与生俱来的本能去爱对方,去爱一个你并不认识,只是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了十多年的一个陌路人。这样的爱,是我们期待的吗?

作为轻狂桀骜的零零后,我们用最新的手机,穿最潮的衣服,听最燃的音乐,自以为早已站在世界的最高点,自以为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飘飘然的我们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却忘了是谁一直在拼尽全力将我们顶到如今的高度,获得当下的一切。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与父母永远都有连结,自呱呱落地时,脐带便是那有形的丝线,将弱小的我们与父母相连;如今,我们长大成人,却对父母的落后嗤之以鼻。再深的代沟也可以消除!龙应台与安德列相隔那么远都能重新相拥,只是相隔几十年的我们很快便能连结。去打一通两分钟的电话,去发一条“我爱你”的短信,去录一个有着我们笑脸的视频,去那冻结在长年累月的沉默里的隐忍内敛的爱。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也能在最初的大碰撞和冲击中探索到令人怀念的亲情,能重新握住那宽厚的大手,令人心安,能重新依偎在她的怀里,能吃着她做的小菜,像小时候那样,拉着她不断地叫着:“妈咪,我爱你!”

在这36封书信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第一个十八岁的人,而安德列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在这36封信中,有那娓娓道来时的鞭辟入里的.精妙绝伦,有思考,有感动,有震撼,有探讨。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有你在我身旁,听我讲着那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生足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8

项雨婷学校:苍南县龙港镇第一中学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

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尽管安德烈其实并不想写信,但龙应台还是想走进儿子的心里,缓和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认真研究儿子。然而,他母亲的细腻话语也改变了安德烈的生活。

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些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她并没有强行这么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

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世界上的父母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

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然而,在正常的生活中,谁能总是想到这些,并经常做到。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

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童年一样,经常陪伴他们,多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

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9

曾有人说“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80后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

尽速回信。儿子的回答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说知识分子的伟大原因,生活中有很多人的乐趣。

其实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会接触 “烟、药、暴力”,这也许是90后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曾焦急万分,但是确实不能像安德烈说的去讲究大道理,但这些所谓90后的乐趣却不能成为习惯。龙应台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最终的解决:

我要求你努力学习,不是因为我想让你把自己的成就与别人比较,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耗时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所以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我想说的是,我不会让你抽烟或暴力,也不会让你成为一个被束缚的孩子,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健康的生活,让你能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母亲对儿子的问题:问题1:谁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

为何尊敬他?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

(我认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政治倾向,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老师自己的政治倾向)问题三: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

(我儿子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问题4: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

你最同情什么?(弱者,社会公平)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

(母亲去探索儿子内心的一次感情释放)

儿子的反问: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

我是说,作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接近60岁——你不禁会想:未来的生活是什么? 反问二:

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

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反问五: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待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见解,有“智慧”有“意义”的。

可是,也许你心里觉得“老天爷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实很想淘气胡闹一通。反问六:这世界你最尊敬谁?

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反问七: 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

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反问八:

你恐惧什么?

看到这些问题,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就是教育参与者的心灵对接。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学生们问我有没有遇到挫折,我是怎么出来的。我想了想。我不认为沮丧是什么。关键是人们内心的绝望和不信任是可怕的。怎么出来真的要靠自己来温暖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告诉学生们,他们爱的第一件事一定是他们自己。如果他们不爱自己,没有人会爱你。女孩子一定要美丽,自信;男孩子一定要阳光,大度。同时要疼爱我们的父母, 珍惜我们的朋友。

所有这些,以及全球一体化、民族性、战争性、政治性、文化地域性、艺术性、文学性等。我们有多少父母能跟子女交流这些话题呢?同样我们有多少老师跟学生交流这些话题呢?

或者每天,如果你的学生试图和你交流这些问题,你能说什么?了解这些问题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吗?你打算怎么跟学生讲解?

你确认你表达出来的学生明白多少?

身为和安德烈同岁的我从没有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毕竟安德烈出生书香家庭家学渊源,背景深厚。但我认为话题本身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沟通态度。母子都能真诚地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我想很少会有教师和学生进行这样态度的交流。但读完这本书后,我会思考一些问题,甚至尝试以这样的方式和态度与学生沟通。也许生活需要这样的精神改变。就像龙应台喜欢古典,安德烈喜欢嘻哈。我喜欢大陆的主旋律电影,而学生们则沉迷于科幻电影。但至少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要压抑学生的思想,而要做正确的引导。

我曾问过一个学者:这个社会的信仰是什么?他说是金钱。

答案让我无语却不得不认同。而本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让他们在受到这个拜金社会的影响时,也能深入思考一些其他的问题,让心灵得到一些内涵。龙应台和我们父辈一代人,生于忧患,经历了信仰的坍塌,目睹了共产主义的遥远、理想的幻灭、信仰的丧失,她为儿子“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尽管人如帕斯卡尔所说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轻易被风压伤,但“思想”使得一部分人“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积累能量”,于是见证了日后“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这是他们一代人的荣幸。

然而这种私人的感受夹杂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是消费主义统治下的一代人所不愿接受也不屑关心的,父母辈的苦难,与我心有戚戚焉,说实话,只能在日后通过“老照片”那样的平台来追悔叙述,可惜那时年幼,只记得梦里花落知多少了,父母的青春年华,已是越发云淡风清直至变为过眼云烟远去。我觉得玩物丧志的生活,比起南京大**的前辈们——抗日战争时代的孩子们,或者部分前辈——东德时代的孩子们,总算是幸福无边了,没有**,没有柏林墙的童年充满了单纯清澈的欢声笑语。当然,在龙应台看来,那个喜欢流行文化的年轻人并不是一种无知的享受。当然,我认为我们不能要求他达到他母亲的思想高度。他长大后应该成为思想家、作家和公众知识分子吗?

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知识和见识,也是我们80后中响亮的精英。

看完书,我内心充满安静,我明白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尺幅下,那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至于我,更多的是感情,我更愿意和学生一起参与体验,不在乎结果,而是过程的快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0

很多人羡慕龙应台,能打通与儿子三十年的年龄代沟、东西文化的代沟,而像朋友一样坦诚交流。但我更能看到,一个母亲与儿子隔裂的痛苦那份无助与心痛。当读到龙应台看到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时,我非常感动。安德烈的原话是这样的: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龙应台这样来描绘她看到儿子这些话时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的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而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和朋友讨论这种感觉,我们,在传统中国文化沉浸下长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后的女孩,其实是很享受与母亲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的。但是,当我们的90后、2000后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当他们向我们宣布独立宣言的时候,一向没有边界的我们,能否承受这一打击?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惟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亲能读懂?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惆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1

初识龙应台,源于杂志上的一篇专访,言语中透着犀利和批判。那个拒绝马领导任命,让他回去看书的龙应台,那个总是在边缘充当观察者的龙应台,那个辞官回家带孩子的龙应台……她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她作为女人的角色,而是一个睿智的学者形象。《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学者、批评家、观察家这些头衔之前,她更多的是一位母亲,一位与普通女人无异的,慈爱、唠叨、渴望与孩子交流,却又在孩子的成长中感受着疏离和失落的母亲形象。

书源自于母子之间三年的书信往来,共三十五封,每一封都感情真挚,发人深省。安德烈的观念现在看来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渴望独立的人格,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感知,对父辈观点的质疑等等。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向母亲提出这样的疑问,她会如何回答我,也许根本没有提出的一天。他们正在老去,而他们所经历的也许比龙应台更多,感触更深但却无法用准确的言语表达,而对孩子的关切与教导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或者是野蛮的强制。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或许,这些书信的意义在于,她写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书中母子间对于各种事物的讨论,颇有争锋相对的意味,也许正是需要这种相对才能让隔离的两代人相对的迈出步子,向了解靠近。安德烈如此幸运,他的妈妈愿意放下中国人所强调的身段,来与他对话;愿意放开中国人所强调的母亲的权力,来与他对话;愿意试图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与他对话,甚至愿意因为他不同意而不去做让自己觉得应该是由母亲这个身份来做的事情。

一遍遍的阅读也使我一遍遍地思考。在家里,没有知识分子的说理和教条,也绝不是走温馨的母女与父女路线,更像最近播得很火的那则中国移动广告,除却最后那句“不是离不开手机,是离不开你”的煽情桥段。更多时候,是隐藏在说笑和打闹外衣下的交流。

正如龙应台在序言中感慨的那样“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是的,漫长的人生旅途注定了分离飘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在往死亡迈近,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长河里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而对我而言,更多的体会,是现在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的。而我能做的,只有闭上眼睛来幸福想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