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三国演义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25

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想必这次的观看能让你有诸多心得体会。观后感不应该成为对电影导演和演员的攻击,观后感可以帮我们巩固从影片中学习的知识进而提炼重点,此时你或许正为写作品名观后感而烦恼吧?申请书范文网编辑为您搜罗了多种“三国演义观后感”的相关信息,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或分享对其他人也会有帮助!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酒喜欢碰面:古今多少事,都是花钱谈笑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者也“。显示了三国时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动荡不安的局势。

东汉末年,黄巾起,汉室衰微,灵帝崩,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英雄聚,举义讨卓,于此中,行矣一波又一波之英雄!

你没有张飞的鲁莽,没有曹操的怀疑,只有坚定的意志。你身长八尺,面如冠玉,文韬武略,字孔明,号卧龙,玄德也曾三顾茅庐向你问以统一天下大计,你一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是诸葛亮。从船上借箭的故事早已为大家所知:

周瑜羡慕你的能力。他想陷害你,让你在十天内造10万支箭。你知道周瑜的把戏,三天内就下了军令。你请鲁肃准备“借”箭的东西,第三天,天还未亮,大雾满天,看不清人。你让士兵们打鼓呐喊。曹操只要求弓箭手射箭,于是10万支箭“借”到了他的手里。

后人称赞说:一天浓雾弥满长江,远近水面都模糊不清。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你稳重坚定的精神令我敬佩,我要学***种神机妙算,淡泊明志,顾全大局的精神!

你选贤与能,承父兄基业,字仲谋,十八岁执掌江东,你就是孙权,你内事不绝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曹操欲一统天下,为了尊严,你拒绝求和;你在赤壁大战中,三分天下,建立了吴国;你智胜关羽,谋夺荆州;在夷陵之战中,你力挽狂澜,赢得了胜利;因为你对江南开发,对东南亚,台湾和辽东的认识,所以你的国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往,建立了三国海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曹操也在赤壁鏖战中赞赏你:”生子当如孙仲谋。

”后人辛弃疾也在词中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你任用贤才,有勇有谋,乃一位智之主!

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曾作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只剩那书中擂鼓呐喊,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的纷争。

群雄纷争,逐鹿中原,充满了豪迈,也造就了英雄:例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诚的关羽;莽撞的张飞;足智多谋的孙权;久经沙场的周瑜;他们的聪明才智,真令我佩服。

在迷茫者眼中,书是星星;在探险家眼中,书是船;在知识探索者眼中,书是美味的一餐;我是小学生,在我眼中,书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在我今后的学习中,这本书将继续陪伴我走向成功之路。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2

读完《三国演义》后,人们会想起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说到“滚滚长江,波涛冲刷英雄……”。《三国演义》,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由明代作家罗贯中编撰。根据书名,这部**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写成的,但没有官方历史那么严肃,而是一部古代白话**。

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更加艺术化。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部66万字的巨著进行评论。

一、真实与虚构

浪漫与官方历史最大的区别是,浪漫并不全是真实的。浪漫是一种**。每个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点历史事实和三点虚构,这是真的。但是**是艺术创造的,而不仅仅是历史事实。

比如关公用酒劈华雄,史书上就没有记载。又如,历史书上说鲁肃去见关羽了。当然,有无数类似的例子。

阅读后,一点分析表明,这些虚构的情节大多为**中描述的人物铺平了道路。因为如果真的象官方历史所说的那样描绘人物,其中一些人就违背了作者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观点。另外,作者在编故事的时候也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连贯性,而不是机械地编故事,这也是为什么看完后会觉得自己置身其中的原因。

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创作是相当成功的,这些情节也显示了作者部分的主观愿望。

第二,《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神化和丑化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官方历史上经过加工的人物,包括神化人物和丑化人物。

神化人物的典型代表是诸葛亮和关羽。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预言”,关羽被神化的地方是“忠义”。接下来,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为什么作者关注神化。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蜀汉是正统的。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多是基于曹魏的正统。自朱熹以来,国王、大臣和人民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与儒家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被统治阶级所接受。

罗贯中也同意朱xi的意见。因此,他的大部分神化人物都忠于汉朝。其中,作者写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羽是“忠义”的化身。

这就是道光统治者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给关羽一个30多个字的遗称的原因。

至于丑化,基本上是为了神化。例如,周瑜在历史上是一个英年早逝的英雄,但《三国演义》把他描述成一个嫉妒的人。大多数丑化是由占卜引起的。

三.人物和线索

《三国演义》最大的成功之一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诚的关羽、诚实的张飞、诚实的刘备、勇敢的赵云、狡猾的曹操、嫉妒的周瑜和骄傲的米衡。然而,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张飞作品的第七十章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张飞心胸狭窄、智力超群的案例。

同时,他还增加了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技巧。《三国演义》能够恰当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因为作者不仅具有真实写作、想象写作、细节写作、简写、插入语、倒叙,而且还采用了遵循线索叙述的文学技巧。《三国演义》的主要线索是蜀汉政权的建立和消亡过程,直到它被分为三个部分并回到晋朝,其中穿插着一条线索。

例如赤壁战争时期,作者从刘备、孙权、曹操三个方面进行叙述。然而,这三条线是相互关联的。他们不仅会在一章中描述一两条线索。

如果它们交织在一起,读者会感到非常连贯,而不是只阅读一条线索。

第四,封建主义和王道

《三国演义》所表达的政治理念之一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和仁政。《三国演义》中的大多数**都是为了表达这一思想。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大胆地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实公正的艺术形象。

第一个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是“忠诚”和“智慧”的体现,尤其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这一点被他的笔力大大夸大了。

《三国演义》人物评析:

最近,我读完了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书中描述的所有英雄都是多彩的。故事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最终三国回归晋。

在这段历史中有无数的英雄。其中,我最佩服曹操、关羽、赵云、诸葛亮和典韦。

我为什么要把曹操放在第一位?尽管他被世界称为“叛徒”,但他勇敢而足智多谋。董卓遇刺时,董卓发现是吕布回来了。

曹操为了救自己的命,急中生智,声称自己手里拿着一把珍贵的军刀,前来献给董卓,躲过了一劫。关羽被困在芒芒砀山时,不仅像普通士兵一样懂得杀敌,而且知道关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列举了“死有三罪,生有三便利”,关羽投降并得到了一只老虎。

当然,曹操也会写作和武术。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至于关羽,我的第一个理由当然是忠诚。为了找到刘备,他五关斩将六将。当然,他的力量不应该被低估。

当董卓再次受到惩罚时,许多士兵未能打败华雄。关羽很快切断了他的联系。袁绍的两只老虎阎良、文周、关羽很快就杀了他们。

当然,他也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他的机智。在向曹操投降之前,他还提出了“三公约”,这是非常简洁和必不可少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机智。

对了,事实上,赵云和关羽并驾齐驱。他是一个勇敢而忠诚的人。他的勇气在第《大战长坂坡》章中有所体现。

赵云先与曹骏彻夜奋战,寻找刘备。得知刘备脱离险境,便转身去找刘备的两个妻子,将曹操等数十人杀害。战斗时间和死亡人数足以证明赵云有多勇敢。

同时,他也为刘备的安全而战,看到了赵云的忠心。

我说的是诸葛亮,他对每个人都很熟悉。他总是用理性说服人们。没有人能躲避他设下的陷阱。此外,他也非常擅长机械。他发明的“木牛”和“活马”不是很强大吗?

最后一个英雄是典韦。他的武术很高。他在与郭汜的战斗中被击败,战功卓著。

可惜曹操只知道吃喝玩乐一段时间。张绣一见,就想造反,偷了典韦的**。为了保护曹操,典韦抓起一把刀,杀死了4人以上。最后,他被从后面射杀了。

听了我的介绍后,你心里痒痒的。请看《三国演义》!

读完《三国演义》,中学生的感觉: 《三国演义》没有《红楼梦》的哀怨,也没有《西游记》的神奇飘渺。这是一首由有血有肉的人谱写的历史挽歌。当我看到一个

书中所有熟悉的人物都出现在屏幕上。当我看到成群结队的人在战场上驰骋,断壁残垣,血流成河时,我感到震惊。创造的力量是那些如此爱我的人无法比拟的吗?庄仔,《三国》!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看法。

《三国演义》年,我最崇拜的是曹操。虽然他被形容为一个奸诈的人,以显示刘备的仁义,他的军事能力仍然是不可否认的。在东西方几年的战争中,他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甚至少数民族也向他投降。

他是三大君主中最有才华的,而魏国也是三大君主中最有权势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统一了世界,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对人才的渴求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打破了按封建道德和家族兄弟资历任用**的标准,提出了“任人唯贤”的用人政策,并于公元210年春颁布了《求贤令》,曹操从政令一开始就总结了历史经验。在他看来,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开国皇帝和君主能够在没有智者和智者的帮助下统治世界。

他们得到的聪明人往往不会发自内心。这绝不是一个机会,而是由当权者获得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的是人才最迫切的时候。

他希望身边的人不要考虑自己的出身,帮助他寻找和选择那些天生贫寒、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华就把他们放在重要位置。后来,在公元214年和217年,曹操又发布了两个命令,《求贤令》,反复强调他的“唯才是举”的政策。他要求人事部和各级地方**在选拔人才时严格避免一切指责。

即使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只要有真才实学,也很重要。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许多人转向曹操的阵营,形成了风云变幻、谋士如雨的盛会。

而对于人才曹曹参也做了深仇大恨,比如陈林曾是袁绍的部下,曾经为袁绍起草了一个战役,骂了三代曹操的祖先。袁绍战败后,陈林向曹操投降。曹操问他:

“:’你曾经为袁绍写过一个战役。你可以单独责备我。

你为什么骂了我的祖先三代?陈林连忙道歉。

曹操珍视自己的文学才能,不但不惩罚他,还任命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世人都说曹操乃一代枭雄!可是只一个枭雄,怎么能写出如此即潇洒肆意又豪放不羁的诗句呢?所以,曹操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而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天才外加全才的诸葛孔明先生,怎么偏偏就投了超级软弱无能的刘玄德呢?每每说到此,老妈都好像恨得牙痒痒的!老妈不止一次郁闷的说刘备除了一个汉朝正统的刘姓外,其余比之曹操,孙权皆不如!若是诸葛亮当时投了曹操,早统一全天下了!什么三国,什么两晋南北朝统统靠边站啊!

历史终究是历史,没有如果这一说,所以老妈让我把她的想法忽略不计。也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看过全篇的《三国演义》,反正罗贯中的那部版本我还没有读过,我看的是注音连环画版的,非常的有意思!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什么定三分隆中对策,什么诸葛亮舌战群儒,什么周公瑾火烧赤壁,什么关云长水淹七军,什么诸葛亮七擒孟获……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因为小说添加了许多奇幻元素,又采用虚实夸张的描写手法,再加上作者大量的创作,所以比真实的历史有看头的多!

虽然原版的《三国演义》我还没看过,但开篇的那句: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简直如雷贯耳啊!因为书本上的历史不就是照着这个轨迹走的吗!春秋战国,诸侯混战,好不容易有了秦汉的统一,可是还没有统一的太久,中国又分成了魏,蜀,吴三国了!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此时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以及著名的“定三分隆中对策”。这个天下三分的对策可不是诸葛亮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空想出来的。史书上说刘备请教诸葛亮,而诸葛亮运用自己丰富的学识,以及对当时局势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对各方政权了解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才定下的天下三分这一说!诸葛亮当时对刘备坦言:“曹操打着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他自己又很有军事才能,可谓占着天时;东吴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统治江南,从他父亲孙坚到他已经三代,根基牢固可谓占着的利;将军可以先攻取荆州,再战领蜀,然后以蜀为基的进取三秦,老百姓肯定会欢迎你。做到这些你就占了人和,天下也就平定了”!

这样一番精辟又言简意赅的对天下形势的总体分析,小伙伴们读了,是不是也超级佩服诸葛亮的绝顶学识跟无双智慧呢?只可惜了这人间奇才的“卧龙”先生,为了蜀国是那样的劳心劳力,鞠躬尽瘁!到最后却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啊!也许还是老妈说得对,诸葛亮真的应该投奔曹操的,这样说不定不会让人感到那么遗憾了!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小伙伴们一定要读一读。因为书本会向你讲述曾经的惊心动魄,曾经的风云际会;曾经的刀光剑影,曾经的鼓角争鸣;更会在你面前展现一部充满传奇色调的精彩三国!抽空一定要看呀,我还等着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呢!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4

感悟舌战群儒——《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

舌战群儒。诸葛亮出使东吴,想促成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当时刚出山的诸葛亮可谓人微言轻,却担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如果成功了,刘备集团就有得以保存的可能;如果失败了,那么刘备集团就此结束。所以,当时诸葛亮的压力其实是巨大的。

孙权当时也很烦恼,因为主降派竟然占了多数,主战派却不多。可以说,武将都主战,文官都主降。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投降了,文官的职位得以继续保存,管理民生等事情还是要有人做,对于文官来说,改朝换代不过是换身衣服、换个公章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对于武官,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如果投降了,就基本上全国统一了,会变得没仗可打了,没仗打了,武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曹操还得防着武将造反,毕竟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历朝历代的兔死狗烹的典故他们来说太熟悉了。所以,只有战,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孙权呢?当然是主战,投降了,车不过一辆,还失去了自由,曹操肯定会监视他,甚至杀害他。当刘琮投降后,不也被曹操杀了。不投降,至少还有可能继续称霸一方。所以孙权当然是主战派。

这样,孙权和刘备其实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那就是联合起来抗曹。按理说,诸葛亮来了,孙权应该马上接见,但是却让诸葛亮会见江东群儒,这是有目的的。

孙权的目的,一是让第三方阵营的诸葛亮杀杀投降派的锐气;二是让江东群儒先会会诸葛亮,如果诸葛亮连江东群儒都斗不过,说明他的水平还不如江东群儒,那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会见诸葛亮了。

这场辩论实在太精彩了,所以不得不详说。

辩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而是在辩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给观众和评委看。内容要讲理,但态度不能讲理。一定要当仁不让,不能退避三舍。现在来看辩论双方选手,诸葛亮和江东群儒。

第一回合:诸葛亮和张昭。谈战略。

张昭问:“听说你很会吹牛逼,经常说自己很牛?”

诸葛亮答:“我确实很牛。”

张昭又问:“你竟然那么牛,怎么刘备得到你,荆襄之地反而被曹操所得,不知是何道理?”

诸葛亮答:“第一,要得到这块地太容易了,只是我主刘备不忍夺同宗基业,不是我们能力不行,只是我们心地善良。第二,曹操得到,是因为糊涂虫刘琮听信奸臣言语,暗自投降造成的。第三,我们屯兵江夏,有更大的抱负,非等闲之辈能了解。”

张昭问:“既然这样,那么你的言论是矛盾的。你说你能力那么大,自比管乐,但管乐都做出了大事,你呢?刘备没得到你之前,还可以割据城池。得到你之后,就连吃败仗,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被曹操赶得无路可走。可见,刘备得到你反而不如从前了,你如何解释!”

诸葛亮答:“我们高鹏志向很远大的,你们凡鸟看不出来。人生病了,一定要先温和调养,等身体好了,再下猛药。不懂的人一上来就服猛药,就是找死。现在我们兵少将少,属于身体虚弱,不会鲁莽地玩命。这叫审时度势,你们不会懂的。即使这样,我们还把夏侯惇、曹仕打得大败,管仲乐毅不过如此。刘琮降曹,是我主公不忍夺同宗基本,当阳之败,是舍不得百姓,这都是大仁大义。胜负乃兵家常事,高祖刘邦被项羽打败,但在垓下一战定乾坤。这些都不是夸夸其谈的人所能理解的,诚为天下笑耳。”

第二回合:诸葛亮和虞翻。谈时局。

虞翻说:“曹操很厉害的。”

诸葛亮说:“那只是乌合之众,数量多却不用怕。”

虞翻问:“打败仗了,求我们帮忙,还说不怕,骗人。”

这时,不承认显得无耻,承认显得无能。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不回应,转守为攻,把问题引到对方身上。

诸葛亮笑笑说:“我们这样都血战到底,哪像你们,兵精粮足,又有长江之险,还没有开始打,就想着怎么投降。跟你们比起来,我们确实勇敢多了。”

第三回合:诸葛亮和步骘。谈局势。

步骘说:“你是像苏秦张仪那样当说客的吧?”

不回答,转化成新问题,把对方打压下去。

诸葛亮说:“苏秦张仪不光是辩士,还是豪杰,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比贪生怕死之辈强多了。你们还没看到曹军,听了几句吓人的话,就要投降,还敢笑苏秦张仪吗?”

第四回合:诸葛亮和薛综。谈谈背景出身。

薛综问:“曹操是什么人?”

诸葛亮答:“毫无疑问是汉贼。”

薛综说:“你错了,曹操拥有天下三分之二,人心皆归,刘备不识时务,欲与强争,以卵击石,怎能不败?”

人的问题是讲不清楚的,要质疑提问者本身的立场和价值观,气势上压倒对方。

诸葛亮说:“做人忠孝为本,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吃着国家的粮,不思报效,反想篡逆。你还以为这是英雄,真是不忠不孝的无耻之徒。你连做人都不懂,不配和我说话。”

第五回合。诸葛亮和陆绩。谈刘备出身。

陆绩问:“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却冒名中山靖王之后,就是个织席贩履的小商贩,别自抬身份。”

诸葛亮先揭伤疤,揭短处,打击嚣张气焰。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揭短战术,你头发乱了,你牙齿有菜叶,你袜子穿反了。

诸葛亮说:“你就是在袁术席间偷橘子的陆绩吧?曹操既为相国之后,却犯上作乱,欺君欺祖,不但是汉室乱臣,也是曹氏贼子。刘皇叔堂堂帝胄,按谱赐爵,哪能有假。高祖刘邦亭长出身,而终得天下,织席贩履小商贩有什么丢人,这叫英雄不叫出处,你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第六回合:诸葛亮和严峻。谈学问。

严峻:“你都是强词夺理,不是正论,我问你,你治何经典,学什么专业的?”

这种问题不能接招,你要说我学论语,他马上来问,那么请问论语第二章第四句是什么?就被动了。化解之法是反客为主,否定问题本身。

诸葛亮说:“寻章摘句能成大业吗?伊尹、周公、姜子牙、张良、陈平,谁知道他们研读什么书,什么专业,什么文凭?大丈夫以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在区区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呢?”

第七回合:诸葛亮和程德枢。

程德枢:“你好大话,未必真才实学,恐怕被儒者耻笑。”

对付这种直接的否定,用分类排除法,把权威分两种,高明的有思想有品格的都支持我,而不支持我的,本身就有问题。

诸葛亮说:“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小人之儒,舞文弄墨,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君子支持我就够了,小人支持我,我连觉都睡不着。”

多看看,学学如何辩论,绝对大有裨益。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5

看完《三国演义》这一本书,我的脑海中依然浮现着书中的精彩情节,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三国演义》主要写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路英豪争夺天下,打得不亦乐乎,最后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统治了。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刘家的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公孙瓒、袁绍、袁术、吕布、关羽、孙策、张飞、刘备、诸葛亮等十八路诸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归于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拉开了帷幕。

细细地品味《三国演义》,我们不但会被其中的英雄气节所感染,还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崇拜故事中的英雄,也想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但成为英雄的背后有着许多无人能及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用遭受战争之苦,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英雄那样,不怕苦和累,坚持不懈,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指导老师:郭贞君)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6

《三国演义》这部书可以说是人人皆知,我却现在才开始看。人人都说三国时英雄倍出……

曹操被称为“一代枭雄”,算是一个英雄吗?不是,他生性狡诈多疑,屡施奸计。比如说他因刺杀董卓不成,逃到了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去买酒招待,他听见后园磨刀霍霍,又听见“捆绑后再杀”,于是疑云大起,一连杀了八人。回到厨房见捆着一头猪,随行的陈宫对他说:“孟德,你多心了。”他们逃时碰上了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一刀将其杀害。陈宫不解:“刚才你是误杀,现在又是为何?”曹操捏造了一个理由,又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看曹操如此心狠手辣,还能算一个英雄吗?

有人说刘备仁义兼备,与曹操完全相对,总称得上是英雄了吧?实际上刘备也有一个不好的小细节,当曹操俘虏吕布时 ,吕布求刘备让曹操减轻刑法,他曾救过刘备,念在旧情刘备答应了。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曹操询问如何处置吕布时,他轻描淡写地说:“您还记得董卓吗?”吕布就命断白门楼。可以说刘备一生像白玉一样,这件事却是玉上的一粒污点,因此,刘备也不是英雄。

想到刘备,大家一定会想到刘备的重臣诸葛亮。大家都说他屡建奇功,必为英雄。可他却把东吴大都督周瑜气死了,虽然周瑜气量狭窄自取灭亡,诸葛亮也只是对周瑜的嫉妒心做正当防卫,可我觉得即使这样,诸葛亮也不能很严重地气他。况且孙刘是同盟,怎能自相残杀?

总而言之,三国中没有人是英雄,但似乎所有人也都是英雄。我觉得真英雄要有孔明的.智慧、曹操的重才、刘备的仁爱、关羽的情义与张飞的勇猛,这只是我的看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三国读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7

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

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处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起一系列亮丽的火花,激励我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和前进

《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而《三国演义》更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8

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吧?这本书里描写的人物有很多:有胸怀大志的刘备,有虎背熊腰的张飞,还有脸红如枣的关羽等等。

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刘备,因为刘备不仅野心勃勃,而且耐心宽容。

我最喜欢书中三气周公瑾这个故事。在故事中,刘备和孙权都想抓捕南郡,他们一致认为,谁先进城,谁就回南郡。周瑜率先领兵攻打南郡,不料,中了守将曹仁设下的圈套,结果,周瑜中了毒箭,大败而归。

不久,吴营传出周瑜因箭伤而死的消息。曹仁不知是计,连夜带兵突袭吴营,中了埋伏,只好狼狈地逃往襄阳。就在周瑜和曹仁打不起来的时候,诸葛亮趁着城池空旷,派赵云和他得不队连夜攻占南县城。

然后诸葛亮让张飞攻占荆州,关羽攻占襄阳。周瑜听说此事,气得箭伤**,昏死过去。周瑜派鲁肃向刘备要荆州,诸葛亮建议刘备写剧本,他征服西川后,把荆州交给东吴。

周瑜气得大骂诸葛亮。不久,周瑜得知刘备夫人因病去世,便向孙权提出要将妹妹嫁给刘备,刘备见了他,就抓住他,逼他回荆州。诸葛亮计划让赵云率领500名士兵护送刘备去东吴见他的亲戚。

临走前,他送给赵云三个锦囊,每个锦囊都有一个巧妙的计划。刘备等人到东吴时,赵云按照第一个锦囊计划行事,命令所有士兵穿上红色衣服,挂上彩票,使城里所有人都知道刘备是来娶孙权的妹妹的。孙权的母亲知道后,骂了他一顿。但看到刘备非同寻常的外表,孙权把女儿嫁给了刘备。

如果一种技能不能产生另一种技能,周瑜就让孙权把刘备留在东吴,让他尽情享受,杀死他的斗志。刘备真是醉了。岁末年初,赵云紧跟第二个绝妙计划,向刘备汇报曹操派数万精兵攻打荆州,刘备带着赵云夫妇赶了回来。

刘备一行到达柴桑边界时,被周瑜派来的徐盛、丁奉拦住。赵云按照第三个绝妙的计划行事,请孙太太出来。孙夫人上前怒斥徐盛、丁奉无礼。

许、丁两人道了歉,放了刘备一行。刘备等人逃到河边,登上了诸葛亮派来的船。没多久,周瑜帅水军追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大事的人不能计较与一时,更不能和人斗气,否则再聪明的人,到了最后也只能落个失败的结局。

《三国演义》他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的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