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静待花开读后感(分享5篇)

发表时间:2024-02-12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静待花开读后感”。阅读完这篇作品后,我感到被治愈了,深受触动。这篇文章触动了我很多地方。在写读后感时,我认为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所读文章。那么,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建议您收藏起来!

静待花开读后感【篇1】

静待花开

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一粒神奇的种子就开始发芽。所谓神奇,是我不知道她终究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火红热烈,清新脱俗抑或坚韧不拔。

做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她的健康,给她幸福,让她用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智慧成长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未知。面对这些未知,我们也在学习和成长,与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成长的“艰辛”。我总觉得,孩子是父母的第二生命,贴切又深刻。

她不仅是我生命的延续,更让我体会一次从幼小无知、懵懂学步到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这是自己人生中并未体会过的感受,在孩子身上我们得到新的体验。

当我从孩子手中接过《家庭.未来.中国梦——重庆家庭教育讲堂》课程表的时候,再一次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于是手机上多了家庭教育讲堂的备忘录,希望能在讲堂里找到陪伴孩子成长的“密码”,不仅仅是为了这篇文字更是为了以后遇到问题时有个指导。

进入小学之前的时光,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轻松惬意的,我总认为孩子在玩乐中认知的东西比被迫的认知更有效。孩子上小学后,我一度很紧张。我担心我们采用的模式会使孩子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进步。

现在回头想一年前的时光,或许正是我们之前的放松让孩子乐观向上,不俱未知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无缝焊接”。孩子适应特别好,而且对于新环境充满兴趣,诚如第一讲的《相信世界享受美好》,父母的乐观就是对孩子的良好引导。

我的孩子们一直很安静。业余时间,他们喜欢自己坐下来画画、看书或玩玩具。我们的时间有限,当我们可以带她出去玩的时候,就更少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你可以每天晚上出去。你没有时间上小学了。

我们回家已经六点多,等我们做好晚餐,检查她的作业、签字,余下的时间复习预习,偶尔有点其它的事情,保证在九点半之前**就不错了。我一直觉得她的运动细胞极度缺乏。即使我们鼓励她和她一起锻炼,她也能坚持很短的时间。

为了参加一年级的运动会,她因为压力学会了投篮,而轮滑和自行车基本上都中途放弃了,也没有其他孩子的活力。听完《家庭生活方式与儿童健康》这一讲之后,觉得我们家庭都应该行动起来。当天晚上我和孩子一起制订了一张作息时间表,孩子的早起时间从六点半提前到六点一刻,之后有半小时的“运动”时间。

晚上的时间很紧迫。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独立完成的业务必须在妈妈下班前完成,这样爸爸可以在妈妈做饭的时候检查并签字。

我想要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只有徐徐图之。第一天,我们去跑步,要求是跑到妈妈前面,保持到指定地点并返回;第二天,我们就在楼下的健身器材上锻炼,绕着小广场跑五圈就可以;第三天,我们学习打羽毛球,孩子学会发球就行;第四天,我们直接去了菜场买菜,早上的菜场别有一番感受,孩子长了见识;第五天,我们又玩起了轮滑……情况不一而足,好像没有坚持住,但我想让孩子能早起参与就挺好的。只有这样五花八门的安排才能保持住她的新鲜感,等她养成了规律,我们再开始新旅程好了。

为了保证晚上的时间更加放松,要求孩子们抄好自己的作业,不要靠妈妈的手机学校审问。前几天孩子都不放在心上,自己脑袋能几住什么就完成什么,最后还是要依赖校讯通来一一检查。我批评了她一次,又肯定她能做到抄作业,结果那天她用一个小本子工工整整的抄回了家庭作业。

那天晚上有足够的时间,孩子意识到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孩子体会到快乐的时候,父母体会到不只是快乐,还有成就感。

看过第八讲的《良好学习品质的家庭养成》对我的触动也很大,特别是最后***提到的一点“从容出发,耐心等待”。每个孩子的心理成熟度不同,接受知识的速度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闪光点。家长应该找出孩子的长处,这样才能建立自信,突破自己的弱点。

我的孩子对汉语生词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对于计算能力比较弱。对于珠算,孩子更是觉得入不了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接触过珠心算,当时在班上的计算速度还是拔尖的,进入一年级之后我们就放任她,心底里觉得这门功课反正是不考试的。

偶尔心情好的时候就监督着她背口诀、练习,忙起来就不管了。一年级暑假过后,孩子彻底的把珠算扔下了。

开学后,老师要求每天加减100,孩子们的压力来了。开学的两个星期里面对珠算就掉眼泪,我更是着急上火,甚至有一次动手打了她,第二天让她完成珠算,孩子拿着算盘就哭了起来。我意识到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学习是一场心理战,带着这样的情绪孩子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

我不再要求她加减到100,从1—30开始,每天两遍逐渐练习,我鼓励她:“班上的同学现在可以很快的完成100的加减,我们经过努力的练习也会跟上进度了。”了解到她现在的珠算是每天老师会念一些题来练习,然后让孩子们给答案。

我会给她树立榜样,让她把问题解决,让她妈妈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重复简练的公式。我发现,孩子们的简单运算不是问题,但在连续加减的过程中,会有加减法、变差法和减法,当他们去补时,就会变成直接加减法。每天练习的时候,我就不再担心了。给她时间好好想想。现在孩子不再害怕算盘了。我认为即使她在工作上比她的同学好,她也能跟上进度。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我们力所能及的给孩子提供良好物质条件,更应该给孩子充实的精神食粮和健康的心理引导。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看到那些因为家庭作业没做完而不得不剪头发或者有点沮丧地放弃生活的孩子,既伤心又无助。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就算成绩不能拔尖,但一定要乐观积极。曾经给孩子写过一封信《鼓掌的人》——生活中有人在舞台上表演,那么就需要有人在舞台下鼓掌,这不仅是给别人肯定,同样自己也能收获快乐。一个人融入集体,得到一个团队的信任也是一种能力的展示。

做为女孩,更应该做到大气,有容人之量,能接受失败能才更能体会胜利的愉快。

这次讲堂的学习,让我与孩子的相处更融洽,尽量多的理解孩子,肯定孩子,就算批评也是针对事情本身而不要针对孩子的品质。

我相信,如果我们用心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就会成为快乐的事情,“静待花开”的过程也将充满幸福和乐趣,无论这朵花火红热烈,清新脱俗抑或坚韧不拔,我相信她都会成长独立、自信、自尊、坚持的女孩,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

静待花开读后感【篇2】

每次因为孩子,因为学生让自己心情变得极度烦躁的时候,我会轻轻打开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就这样,在一个个静谧的午后,感悟书中美好的感情,感悟书中温柔的成长,我的心亦变得如斯温柔。

龙应台的文风向来豪迈,但在这本书中,她以一位母亲的视角,用细腻的话语,温柔地将对孩子的爱刻进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意味深长的哲理,只有无数次的笑声,无数次的温柔,无数次的行动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等待成长。诚如斯语:

花开须有时,唯有静待之。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焦虑和急躁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整个社会都在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冯钢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家长焦虑不能完全避免,但当焦虑成为一种社会群体性疾病,并且非理性地互相传导蔓延时,那么在这个群体中最脆弱的那些人,一定会出现不理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承受者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于是,千万家长摩拳擦掌,整装待发。

孩子们收拾起童心,规范地坐在课桌前,从“你我他”到“123”而后又是“abc”,从钢琴到小提琴而后又是琵琶古筝,从画画到书法而后又是围棋象棋……林林总总,家长用自己曾经想学的,认为孩子要学的种种课程填满了孩子的童年。结果是或许培养出很多’神童”“天才”,但很多孩子过早地被激发潜能,导致后劲不足,未来发展平平……还有很多孩子因此而丧失学***性。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毁了孩子的天真烂漫,毁了孩子天生的创造力。

而家长无疑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鲁林岳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而作为一名老师,我也希望自己教授的东西,学生可以很快消化,可以做到孔子所希望的:举一隅以三隅反。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期许都加在了学生身上,犹如很多家长把生活的期许都强加给孩子一样,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

但忘了,他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和成就都有时间和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家长的权利。看着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

是的,让我们不要坚强,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活恢复它原来的美丽。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5岁的孩子,用草绳系了个蝴蝶结。她想一辈子都等着他五岁的手指系上蝴蝶结。扪心自问,我有她一辈子都在等待的耐心和勇气吗?

许多人说教育孩子就像带蜗牛散步。不如放下那条绳索,陪伴着走孩子必经的路,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现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儿童的眼光是坦率的,儿童的视角是独特的。我想,当我们教育孩子们放慢脚步,放松一下的视候,我们的孩子会得到一个蜗牛般的视界,会遇到一个广阔而绵延的美丽风景。

曾经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小女孩依偎在一只大大的蜗牛旁,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蜗牛安慰她道:“孩子,你慢慢来,世界一定会等我们的。”孩子感激地答道:“谢谢你和这个世界!”

孩子们,请慢慢来;**对于孩子们的教育,请慢慢来

静待花开读后感【篇3】

拿到书是一个小雨霏霏的晚上,没法跟儿子出去运动了,于是有了和儿子一起阅读的念头,想看看这本广受关注、一度脱销的教育书有什么魔法,让众多的家长趋之若鹜。首先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了,书的封面非常有意蕴,一条郁郁葱葱的道路上,一个活泼的孩子在母亲的温柔陪伴下,悠悠漫步,透过背影,似乎看到了那浓浓的母爱和听到了一路亲切的呢喃。让我不禁心中一暖,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已经很多年看书就纯粹看书,都不爱拿笔画重点了,但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和这无比温馨的封面图画,我竟不由自主的拿起了儿子的彩笔,准备好好来做阅读记号。这种感觉久违了,从大学毕业后似乎都忘记这么做了。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沟通六个方面,通过具体事例讲述了自己陪女儿的成长历程。下面,我结合我家的情况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生活篇:越玩越出色。作者提到玩物不一定丧志。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其实,在家里,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的环境和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让他们回家时仅仅抱着课本和练习本,这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尤其是在家庭日,在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时候,我总是自己这样做。

当看到刘老师说的拼图时,我很骄傲地跟儿子说,我们也曾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两幅千张拼图,锻炼了儿子的耐心,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信心。虽然在拼图的时候被外婆说是“不务正业”,但是我顶住了压力,跟孩子做了我们觉得对而开心的事情,事实证明:这对锻炼孩子的耐心,培养孩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格是非常有帮助的。

阅读篇:泡在书海里。“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

对于读书,家长应该做的是: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刘老师提倡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这一点我觉得我做得还可以,但是在反复阅读工具书上,我需要继续鼓励孩子。

学习篇:学习糖,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比喻,觉得很新鲜,很准确。“小学生喜欢学***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热情并不断的成长进步。

所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没有必要学太多,而是要想办法让孩子们爱上学校和学习。”的确要想孩子热爱学习,首先孩子必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家长要去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还有刘老师独特的方法,去应对错题,我觉得这非常有启发性。

我也喜欢把孩子们的错误记录在一本书上。当我需要复习时,我需要先巩固错误。

品格篇:我们要彼此听话。“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培养品德和学***。

父母想要孩子长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趁早给孩子学***会,并尽其所能教会孩子,独立生活需要生活技能,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只能在家庭生活中习的。”刘老师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必须是尊重和孝顺长辈,维护和爱惜班集体荣誉的小学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有的家长往往忽视,只关心结果,却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不值损失。

从小就要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

心理篇:让天使自己飞翔。“如今的孩子同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可以照顾自己。

家长应该把自己的角色从导师转变为同伴和向导,适时给与指导,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点我深有感触,儿子进入一年级时,有着小小的逆反心理,在和他进行沟通时,方式方法就非常重要。孩子的父亲经常用消极和积己的原则来引导孩子面对问题。我们需要相信孩子们自己的能量,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自己。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亲子沟通需要用心沟通。与孩子沟通就是让父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他们解决问题。避免河东狮吼、机械的说教、无聊的吵闹,双方必须平心静气的敞开胸怀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式、有计划的实施教育、良好的亲子沟通才能体现出来,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沟通篇:换个方式表达爱。刘老师讲到“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

儿童的进步似乎是一个自然和不可阻挡的过程。父母只需要陪着满满的爱,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刘老师家用邮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爱,这样孩子也会重视和爱自己,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找到自信,而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首先的、必要的前提。

刘老师整本书都是用质朴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陪伴也是爱,让人感受到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力,并且需要阳光和开放的心态。什么是教育?刘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教育是陪伴,而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我们坚信,如果过程是正确的,结果不会错。让我们耐心的陪伴和引导孩子,以开放的心态,在各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慢慢等待孩子长大,耐心陪着,等待花开。

静待花开读后感【篇4】

读了《玩着,静待花开》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一种随性的、自然的教育,不是把学生圈在教室里,每天做作业,死读书,而是让孩子们随着他们的本性——玩着学。孩子们学到了许多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这回给他们一生带来益处。

诸葛班的孩子们,张翼、大头、张朋、小燕子,每一个孩子都像一个小精灵,各有各的特点,个性鲜明、纯真、朴实、爽朗。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不同,应该是完全不同。后来班里又来了一个新同学王小枫,按常规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是会遭到大家的排挤的,不会愿意和新同学一桌,可是诸葛班的孩子们却热情地欢迎王晓枫,并且张童童作为一个女生也愿意和新同学(一个男生)坐在一起。王晓枫也很快地融入了一个班集体,大家同心合意保护王桃园爷爷的桃园。对此我特别好奇为什么大家这么尽心地去保护王桃园爷爷和他的桃园,继续读下去,我有了答案:王桃园爷爷非常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他和孩子们很有感情。这帮小孩子经常在课余时间到那片桃园里玩耍,那里已经成为他们的乐园。王桃园爷爷对孩子们好,孩子们肯定也会对他好。孩子们喜欢那里,肯定舍不得失去那个地方。

之后孩子们共同地“去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在王桃园爷爷的桃园里种了许多鲁冰花,美丽的春天来了,那些美丽的鲁冰花正旺盛地向上生长着,孩子们用他们的心守护了自己想要守护的一切,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静待花开读后感【篇5】

静待花开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满市十二校包玥莹

最近,非常有幸的阅读了吴非老先生的《致青年教师》这本书,这本书是吴非老先生告别讲台之作,讲述了他一生的教育经验。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期待去看,因为我认为书中会出现一些空洞的教育学理论,看得累还深奥,同时收获也甚少,所有迟迟没有翻开。老实说,迫于这项任务,我打开书,翻阅了序言和目录。我发现序文的语言非常贴近生活,朴素典雅,目录也非常新颖,通俗易懂,让我很有兴趣继续阅读。

文章中,老先生描述了一个又一个亲身经历或是身边的真实案例,让我不禁地去联系自己的教学,如同身临其境。捧着这本书就好像在与老先生促膝长谈,所以每天在累的时候闲下来的时候阅读便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有六章,分别是"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理想和素养。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从阅读和反思老师的心理和教育行为中受益匪浅。吴非先生的书是一本有思想、有灵魂的书,是一本激发人们本能思考的书,是一本有智慧、有力量的书,它引领着我未来的教学生涯,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就谈一下这本书最让我感动、让我思考、给我启发的语句。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样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

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教师的心如大海,学生的心如自由的鱼。海有多大,鱼自由游动的空间有多大,海有多深,鱼的游动能力有多强。我不是一个胸襟开阔的老师,我也曾心胸狭窄过,也曾与学生置气并且口出狂言,也曾因为学生气我而去找学生麻烦,可是当我看完老先生的这篇文章这段话后,我反思自己的言行,你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你何必要为难学生让学生按照你的意志去做呢?

你都没有做到为人师表你又为什么要学生尊重你呢?你没有老师的宽广胸怀。你为什么要求学生慷慨大方,面向大海,仰望星空?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你的学生只是普通的学生。如果你想让你的学生站得高,你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我想我会做的。我会让我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心灵,建立他们的精神家园。

读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我也感触很深,因为我感同身受。我是一个眼泪窝子很浅的人,经常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流眼泪,可是我基本不在学生面前流眼泪,但是也有一次实在控制不住的时候。那时我带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班级总是有同学早上迟到,当时学校有规定,迟到的同学是要扣班级分的,一个月下来我的班级因为迟到被扣了10分,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我被点名批评了,那一个月我的班级成了全校迟到学生最多的班级。

会后我特别伤心难过,难过的是学生不争气,伤心的是学生都为各自私利而没有为班级利益着想。带着这种情绪我回班级了,看着一双双眼睛盯着我看等着我说什么的时候,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同学们纷纷问我怎么了,我把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学生,学生们都若有所思的不说话了,只有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用有趣的话逗我开心,今天的这一切就这样过去了,我什么都没多说也什么都没多做。但令我高兴和惊讶的事,第二天、第三天甚至下学期都发生了。没有学生又迟到了。

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这并不是吴老师所说的:不要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感情,不要在学生面前担心流泪,如果这一切都有利于他们人性的觉醒。如果你尽力掩饰,可能会被学生误认为冷漠,也可能让敏感的学生学会忍耐。

向学生展示你的爱,你的悲伤和失望,甚至你的恨。

合上这本书,回忆吴老师在书中写的一个又一个值得纪念的章节。每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都反映了吴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这让我的感情历久弥新。吴老师的话让我用他平凡的语言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和希望,也让我有了继续努力的力量。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会始终努力着、思考着,幸福的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