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发表时间:2024-01-29

教师写课件是工作责任心的体现之一,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尤其重要。现在是该写课件的时候了,教师需要按照教案的框架来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篇文章中,申请书范文网将分享一些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相关的内容,希望您能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1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中国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掌    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口头表达让学生介绍邓世昌、徐骧、刘永福等人在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斗争中的事迹,提高复述能力比较分析综合说明从《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历史趋势讨论探索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教训情感态度价 值 观爱国情感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思想意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教学难点  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列举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并对他作出评价。(尽管他对于太平天国的镇压,具有反人民的一面。在收复新疆方面,他的历史功绩却值得赞颂:他对于较弱的阿古柏果断动武,直接收复失地;对于较强的俄国则尽量避免直接交战,通过外交谈判,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收回价值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伊犁。)2.起初在收复新疆问题上,同左宗棠意见对立的代表人物是谁?(李鸿章)【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李鸿章重“海防”轻“塞防”的主要企图是为了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但是在列强疯狂侵略中国的形势下,李鸿章越是保守越是挨打,最终把“老本”都输光了。请同学们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看看李鸿章怎么把“老本”输光?中国又遭到哪些重创?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又涌现出哪些与李鸿章态度不同的英雄人物?(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黄海大战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征服朝鲜、入侵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2.请2~3位学生同时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由大家评判优劣。(教师作“画外音旁白”,学生配合表演适当的动作或对话——师: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邓世昌动员致远舰官兵保卫旗舰。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冲锋情景)……师:致远舰中弹过多,舰身严重倾斜,弹药也用光了,邓世昌动员将士决死一战。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撞向“吉野”的情景)……师:致远舰被敌人用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与军舰同沉大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生:(表演不接的动作,也可自拟语言表白殉国决心)……师:邓世昌的爱犬死死衔住了他的衣服不放,邓世昌怎么做?生:(狠了狠心,表演用手将义犬按入水中的样子,接着沉入碧波……)《马关条约》1.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辽东半岛、旅顺、威海卫等)2.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3.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双方的代表分别是谁?(《马关条约》,1895年,[中]李鸿章和[日]伊藤博文。)4.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指导学生制表填表)

项目

内容

分析

影响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加重中国的贫弱

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

赔白银2亿两,

增辟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

中国贫弱更加严重,

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5.中国台湾人民怎样谴责卖国的清政府?(有人写对联“中国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揭露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卖国嘴脸。)6.中国台湾人民又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徐骧领导中国台湾义军同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后因奸细出卖,中国台湾终于全部沦陷。但是中国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巩固小结】1.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18页连线搭配题:

1842年

《南京条约》

割辽东半岛、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1860年

《马关条约》

割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

1895年

《北京条约》

割香港岛2.布置课后完成的作业:新学案第15页[自我测评]以及90~92页“单项选择”11、12、13题,“连线搭配”题,“想一想,说一说”题。3.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2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一、背景介绍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894年7月,是清朝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而日本则经历过了明治维新,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争端,最终爆发了这场战争。

二、战争过程

1. 主要战役

这场战争主要分为陆战和海战。陆战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镇江、连山、沙河口等。而海战则主要以黄海和东海为舞台。其中,著名的海战有威海卫海战和黄海海战。在这些战役中,中方除了在沙河口防线表现出一定的抵抗能力外,其他地方都面临着一边倒的战局,最终惨败。

2. 战争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并向日本赔款,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这样的失败不仅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上遭受了极大损失,也加剧了民族自豪感的丧失,导致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在社会中出现。

三、战争影响

1. 政治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使得清王朝内部的斗争加剧,也加速了世道的发展进程。尽管清廷在签订条约时做出了许多让步,但这场战争对后来的政治变革和维新运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2. 经济影响

战争导致中国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进一步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朝廷不得不向外借贷维持财政支出,这一直到后来的“招商局”和“天津大炮”等事件都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出来。

3. 军事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使得中国军事的软弱性暴露得淋漓尽致,也使日本在地区军事力量的地位大大提升。这对中国的军事建设和后来的军事挑战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失败,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政治的变革和民族自豪感的丧失。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从这场战争中,进一步领悟到民族复兴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3

主题: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也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一次大事件,其影响至今仍在中国和日本社会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该战争的前因后果。

一、前因

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可以从多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中日之间的经济冲突。自开埠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晚清时期,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但由于当时中国政府对于外国资本的开采没有限制,日本企业则在中国的煤矿、铁矿、棉纺等领域逐渐掌握了市场。这进一步增加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其次,是政治上的矛盾。晚清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弱民无力等种种原因,导致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薄弱。日本则利用这一时机,对中国进行一系列的压迫和侵略,如占领台湾、慈禧太后的帽子事件、对朝鲜进行干涉等。这更加激化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最后,是国内局势的变化。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变法运动,试图建立西式的国家体系。然而,由于清政府内部的反动势力和外国列强的干涉,这一运动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而日本则看到了中国内部动荡的机会,试图通过一场战争来占领更多的领土,以便自己的扩张。

二、战争过程

甲午中日战争从战争宣布到战争结束,历时不到半年时间。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平壤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等,这些战役中,中国军队多次败北,最后不得不投降。

这场战争对于中方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也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对于日本来说,甲午战争是一次重要的扩张战争,该战争使日本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也被看作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起点。

三、战争的后果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两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影响。战争导致了中国的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更加激化了国内混乱。此后,清政府内部干戈不止,政治上的动荡与混乱进一步加剧,中华民族就此走上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另一方面,是对日本的影响。甲午战争奠定了日本在亚洲的霸权地位,使其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受到关注。但同时,日本也因为此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反感和制裁,这促使该国在之后的发展中更加谨慎和稳健。

综上所述,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悲剧。这次战争的发生,不仅直接导致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丧失,更加深了中日之间的矛盾,影响到中国和日本的发展道路。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发展的机遇,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努力。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4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轻松入门

1、日本多次发动侵华战争,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第一次较大的较量发生在()

A. 1884-1885

B.1894-189C.1918

D.1937

【答案】B

2、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列这样一组图片。请您说第一张图上的人是谁?发生什么战役中?

A.林则徐

鸦片战争

B.李鸿章

收复新疆 C.邓世昌

甲午战争

D.邓世昌 黄海战役 【答案】B

3、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答案】D

4、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2009年4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青岛黄海附近检阅海军。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在此海域全军覆没,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荷兰占领台湾 【答案】C

5、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可以向参观的人们介绍的内容是()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③邓世昌率致远号直冲敌舰,为国捐躯④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D

6、面对列强的侵略,无数的英雄人物奋力拼搏,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果一位编剧想编写一部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电视剧,可以选择的人物有()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左宗棠④琦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掌握。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英勇战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维护了祖国的统一。而琦善则鸦片战争中向英国求和,妥协投降。

7、康有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美洲回国,途径日本马关,触景生情写下了绝句一首“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克伤心过马关。”请问:马关一地使作者伤心的是

A、思念家乡B、《马关条约》的签订C、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D、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解析】选B 本题是情景材料题,做该题时抓住关键词“马关”,可知是《马关条约》的签订。8、2006年春节晚会上,大陆赠送台湾的大熊猫乳名揭晓“团团”“圆圆”,这一乳名寄托了中华民族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近代史上割让台湾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答案】B

9、(2009·佛山中考)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侵犯过它的国家除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美国外,还有

A.葡萄牙

B.德国

C.沙俄

D.日本 【答案】D 10、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屈辱动荡的一年,假如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反对荷兰的斗争B、天平天国起义C、反对割台斗争D、收复新疆斗争 【答案】C 11、1895年4月10日,中方代表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谈判,日方仍没有丝毫的让步,中方代表站在无边的黑夜中,不禁叹道:“千古骂名,岂能得脱。”这位“中方代表”是

A、林则徐B、曾纪泽C、左宗棠D、李鸿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签订时的双方代表。从教材内容可知,中方代表是李鸿章。

12、一位日本资本家想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北京条约》签订后 【答案】C

13、《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中具有相似内容的条款是()①割地②赔款③开设通商口岸④允许开设工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察两个条约的内容,并加以比较。回顾所学内容可知,“允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而《南京条约》中则没有这一内容,其余三项均是两条约共有的内容。

14、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南京条约》中所规定的开设通商口岸打破,而《马关条约》则使列强的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马关条约》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割占领土B、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C、允许投资设厂D、赔偿白银二亿两

【解析】选B 本题考察学生随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题中的关键词是“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由中国的沿海地区深入到中国内地,其余三项均不能说明。

15、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的武器落后B、列强战斗力强大C、清军部分官兵贪生怕死D、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答案】D、快乐晋级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了《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台湾是怎样同大陆“母亲”分离的?

(2)诗中“郑氏”是指谁?“酷炎的夏日”指什么?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年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你能用所学过的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

【答案】(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台湾给日本。(2)“郑氏”指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酷炎的夏日”指日本。表达了作者强烈要求收复台湾的愿望。(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与台湾建立了友好联系,以后历代政府都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来清政府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17、(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1)你认为某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封建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

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结合所学的日本历史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主权的步步丧失,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案】(1)不符合。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增强,对华战争蓄谋已久。(3)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4)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开心探究 18、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1)这幅对联写于什么事件之后?

(2)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3)“颐和园又搭天蓬”干什么?

(4)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写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

(2)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经割让给日本。

(3)颐和园在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

(4)说明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名师讲解

释疑解难 《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4)允许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易混辨析 甲午战争是上个世纪之交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所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方法指导 分析、比较法: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和危害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视野拓展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原作者为谢赞泰,兴中会会员。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近代史 的展厅里,陈列着放大的《时局图》。图上的虎代表英国,雄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时局图》形象地说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险恶形式,即使今天看来也是触目惊心的,它告诉我们:勿忘国耻!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5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一、背景

甲午年间,中国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时期。当时的朝廷已经变得腐败、衰落,外国列强也逐渐介入中国内政。而此时,日本开始崛起,加速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进程。这场战争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不仅对中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也改变了接下来的历史发展方向。

二、原因

1.领土争端

在甲午年间,日本试图通过侵略中国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领土。因此,日本试图通过与中国争夺朝鲜半岛掌控权和台湾的归属权来实现这一目的。而中国政府并没有掌控住对这些地区的治理权,这导致了更多领土纷争的产生。

2.经济利益的争夺

当时,中国内部已经腐败、萎靡不振。而日本开始迅速崛起,企业日益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中国的经济恶劣状况导致了更多的日本商品进口和国内市场的瓦解,进而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3.文化差异

在当时,中国和日本间的文化差异很大,两国之间的交流不深。中国人仍然相信传统的封建思想,而日本人则接受了更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思想。因此,两国之间产生的文化差异引发的误解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三、主要事件

1.驻韩日军政变

1895年,日本在朝鲜半岛附近的水兵被袭击事件中威胁到其利益,并在随后的驻韩日军政变中进一步扩大对该地区的影响力。然而,这也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引子。随后的一些事件加剧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包括旅顺战役和黄海海战等。

2.钦差大臣派兵讨伐

中国政府对这一系列事件做出了制止行动的决定。双方在甲午年间进行了多次会谈,然而随着甲午战争爆发,中国钦差大臣王之钧率领的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失利,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反感。

3.对条约的签订

作为战争结束的一部分,中日两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关条约》。这个条约给予了日本在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上独占权。这意味着,中国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掌控权,以及对将来的发展和机遇的机会。

四、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重大的伤害。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使得中国无法解决领土纷争,同时也让中国政府失去了对各种资源和机会的掌控。这场战争的失败也使得中国政府和国家形象严重受损,让中国更加萎靡和腐败。

2.对日本的影响

尽管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不如对中国的影响那么严重,但它确实加速了日本崛起和强大的进程。这场战争使日本赢得了对台湾和朝鲜半岛的掌控权,并为日本建立了更加稳定的政权和经济框架。这场战争也让日本更具信心,加速了其成为一个现代化和强大国家的进程。

在当今,甲午中日战争仍然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负面影响。然而,通过深入了解这场战争以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希望中国和日本可以以和为贵,并更好地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纷争。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6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一、概述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于1894年7月,以中国政府船只被日本军舰所袭击为由爆发。经过数个月的激烈战斗,中国最终战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签署了《马关条约》,割让朝鲜,并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另外还割让了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

二、战争原因

1. 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独立性渐失,日军乘势增加驻兵,中国殖民势力也想借机扩张,使得朝鲜成为中、日两国争夺的焦点。1894年,中日两国为了争夺朝鲜而爆发了甲午战争。

2. 大国争霸

1894年当时的欧洲列强正在进行着殖民地的瓜分,各国试图在世界上找到更多的利益和资源。中、日两国也不例外,争夺权益是发生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战争经过

1. 甲午战争初期

战争初期,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海军,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中国海军虽有装备精良的舰船,但由于指挥混乱、火炮使用不尽人意等原因,损失惨重。

2. 黄海海战

1894年9月17日,双方在黄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海战。由于中国海军装备先进,战斗起初有些胜势。但由于指挥不力,加上火炮失灵、弹药不足,最终还是以惨败告终。

3. 八卦岭战役

接下来的八卦岭战役,中国军队遭遇到了日军猛烈的进攻。由于缺乏军备和士兵素质不高等原因,中国军队惨遭失败。

4. 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2月17日,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并开放五大港口。

四、影响

1. 经济影响

甲午战争后,中国政府向日本支付了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导致中国财政瘫痪,经济衰落。战争还使中国失去了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等重要区域,损失了大量资源和利益。

2. 政治影响

甲午战争中,中国政府的决策失误和指挥不当,无法有效保护国家利益,劣迹斑斑。这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政治上的腐败和脆弱,更使得中国国际地位下降,受到列强的强烈排挤和侵略。

3. 历史影响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不可回避的伤疤。这场战争不仅使中国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对象,也让中国走入了“一步退让、再一步退让”的循环。这一进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得到了扭转。

综上所述,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揭示了中国当时的政治和经济衰落、外交上的困境以及军事素质差。同时,它也促成了中国近代史的洗礼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深刻而珍贵,不容忘却。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7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升华

一、黄海海战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占领了朝鲜以后日本把它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已是在所难免。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中国相似,也遭遇西方的冲击。日本却在炮声的震撼下由震恐而惊醒,由惊醒而自强,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 特权。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日本的崛起,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后起的东方殖民者踏着先行的西方殖民者的脚印,汹汹破门而来。与俄国一样,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

(2)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 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深化升华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称霸世界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蓄谋已久的。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并未使列强感到满足,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更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黄海大战

1894年9月16日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17日上午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时,突遭日本联合舰队袭击。北洋舰队缺乏准备,匆忙迎战。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旗舰定远号居中,其他各舰分列左右,整个舰队共10艘战舰,呈一字形排开,全队官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但战斗开始不久,丁汝昌受伤,旗舰定远号受损,失去指挥能力,北洋舰队处境不利。这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沉着应战,决不后退。在弹药用尽、舰体受损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冲向日军主力舰“吉野”号,决心与日舰同沉,但不幸被敌人施放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250多人壮烈牺牲。

黄海之战从下午战至傍晚,共五个多小时,中方损失五艘战舰,日方旗舰松岛号中弹起火,弹药仓爆炸,吉野号失去战斗力。日方首先退出战场,转航逃跑。北洋舰队在李鸿章“避战保船”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此失去了主动出击的机会,日军由此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3.威海卫溃败

1895年1月20日,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占荣成。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此后,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17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方法点拨 利用《甲午中日战争形势 图》了解清军进军路线、日军进军路线及主要战役。

要点提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的结局是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是清朝政府的彻底失败,是向日本割地赔款的开始。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

二、《马关条约》

军事上的胜利为谋取政治上的利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利用在军事上的胜利,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1.签订

日军攻陷威海后,扬言要进攻北京,清王朝惊恐万状。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到达日本 的马关,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进行谈判。条约内容早已拟订,只允许李鸿章表态签还是不签。在日本的威逼之下,1895年4月17日,中日两国的和谈代 表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内容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

(1)割中国台湾等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 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70多个,与福建省隔中国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中国台湾,不仅是掠夺资源的宝库,而且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2) 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列强通过贷款不仅控制了中国的财政,而且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空前的赔款数目,要求清王朝三年内还清,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 年不足9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而这笔巨额赔款,使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3)开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进入到中国最富裕地区。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

(4)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开设工厂一条是第一次提出,虽然甲午中日战争以前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已经出现,但并无条约依据,《马关条约》使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合法化”,其他国家依据“片面最惠国”条款,享有“利益均沾”的特权,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要点提示 列强榨取的利润不仅远远超出在本国设厂,而且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难点剖析 《马关条约》带给中国的新变化

开放的四口岸的位置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相比已经由东南沿海地区沿长江深入到中国的腹地,反映出列强实力的步步深入;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其他条约中没有出现的,这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国对中国在侵略方式上的变化,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

记忆要诀  《马关条约》歌诀:

辽台澎给日本,白银两亿拱手送,

沙重苏杭再通商,开设工厂。

民族危机加剧,殖民掠夺升级,

殖民地化加深,列强侵略加速,民族觉醒开始。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与国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突出的特点;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瓜分中国狂潮开始的标志。沙俄邀请德、法两国就辽东半岛问题 对日本进行干涉,德、法出于本国在远东和欧洲利益的考虑,立即接受邀请,决定联合干涉。日本考虑到对三国还不具备开战的实力,本着“对三国即使最终不得不完全让步,但对清帝国则一步不让”的精神,同意退还辽东半岛,并向中国索取3 000万两“赎辽费”,三国干涉还辽结束。

2.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甲午中日战争后,德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向清政府提出索租胶州湾的要求,未获同意。1897年11月1日,德籍传教士能方济、韩•理加略由于作恶多端,被山东曹州巨野县大刀会群众杀死(史称“巨野教案”)。德国以此为借口,于1897年11月14 日悍然出兵强占了胶州湾。从此,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的腐败进一步刺激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贪欲,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知识拓展 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保卫”之中,岌岌可危;其他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剩饭。

我们没有看到美国的影子,难道说是美国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了吗?不是的。美国由于陷入美西战争等原因,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争夺,战争结束后,鉴于中国的现状,美国提出了不再追随西方的“门户开放”政策。在“门户开放”政策的掩护下,美国要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侵略的触角伸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思路:通过回顾《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从割地、赔款数额、开放口岸的数量和位置等方面去对比而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各项内容比较,得出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从历史事实中得出历史结论。

探究:第一,《南京条约》使中国领土开始遭到破坏,《马关条约》中有关领土割占的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第二,《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巨大,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第三,《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则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第四,《马关条约》肯定了资本输出的合法性,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题•热题•新题

例1黄海海战时的清朝海军提督是()

a.丁汝昌b.邓世昌

c.李鸿章d.左宗棠

解析: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的人物,但他是致远舰的管带不是海军提督;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中央级的权利人物;左宗棠是收复新疆的将领,不是黄海海战中的海军将领。

答案:a

深化升华 历史中的人物总与一定的事件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起记忆。

例2 1896年一旅行者在杭州发现了一家日本纺纱厂,《马关条约》的规定与此有关的是()

a.清政府割让中国台湾等地给日本

b.向日本赔偿军费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放四处通商口岸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从反方向的角度考查了《马关条约》的内容。题目中的地点“杭州”十分的重要,因为它正是《马关条约》中开放的四处通商口岸之一。

答案:c

例3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强行占领胶州湾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在当时由于忙于美西战争,因此并未直接参与瓜分,但后来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凭借经济实力扩大自己的在华势力;日本割占的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将广东、广西和云南划分为自己 的势力范围。

答案:c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8

甲午中日战争:悲壮的一战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悲壮而又难以忘却的战争。在这次国破家亡的战争中,中国军队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坚强和勇敢,但仍未能挽回战局,最终被日本打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衰落和危机。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争过程、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这次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并探讨它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

19世纪末,由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压迫和侵略,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危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家经济的困境。中国政府无力与西方列强的强盛相抗衡,因此面临着国势衰落和危机。这时,出现了许多爱国人士,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希望通过改革和发展自身实力,从而摆脱外来压迫和侵略。

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变幻莫测,民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清朝皇帝慈禧太后无能、昏庸,导致政府内部的腐败,国家的实力日益衰落。同时,外国列强纷纷侵占中国的领土和资源,导致中国社会面临更加深刻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1894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也是中华民族在努力解决困难和艰苦的道路上所面临的一次大考。

二、战争过程

战争在1894年7月25日爆发。当时,日本首先派出军队进攻中国在朝鲜半岛的驻军,导致了双方的冲突和战争的爆发。战争主要在中国沿海地区和朝鲜半岛进行。战争的前期,中国军队曾经多次取得胜利,打败了日本军队的多次进攻,使日本军队一度陷于危机之中。

然而,在战争中期,日本军队利用其海上优势,陆续进攻了中国大连、威海、烟台、丹东等沿海城市,使中国军队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在1895年2月17日,中国政府不得不签订了《马关条约》,认输于日本,割让台湾、澎湖等领土,并支付巨额赔款,结束了这场战争。

三、结果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战争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战争使得中国更加深入地陷入侵略和割地的泥潭之中,使得国家的衰退和危机更加严重,甚至导致了晚清王朝的灭亡。

2.对日本的影响:战争使得日本更加成为当时亚洲地区的霸主。它获得了中国的属地、领土和资源,从而大大拓展了其国家利益和影响力。战争之后,日本对中国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利益和优势,不仅成为亚洲地区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地的重要力量。

4. 对世界的影响:甲午战争的爆发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历史从一个全球性的格局向一个亚洲性的格局发展。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总之,甲午战争是一场让人深思和悲壮的战争。中国和日本两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各自表现出了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勇敢和坚强,但对中国来说,这次战争更多的是教训和痛苦。它让中国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弱点和不足,也使得中国人更加倍加珍视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的教训,以更坚强的信念和更高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9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一、甲午中日战争简介

甲午中日战争,又称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清朝与日本明治政府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至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所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以“不惹事,不争利”为主,重视维护外交平衡,希望通过拒绝日本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来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但日本却采取了小动作,挑拨两国关系,加强了对中国的威胁,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战争爆发后,中国清政府的军事实力极度薄弱,整个战争处于不利地位。日本则利用现代化兵器的优势,对中国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在陆地和海上两个战场上,中国都遭遇到了惨败。最终,清政府在《马关条约》签署后,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及其他一系列的赔款等劣势条款,结束了这场战争。

二、战争爆发的原因

1.对于朝鲜的影响力问题

在19世纪末,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各国都在争夺对朝鲜的影响力。中国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朝鲜半岛的关注,意图利用这个“朝鲜问题”拉拢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与其对峙,以遏制西方国家在远东地区的势力。然而,日本不愿意对其周边小国让步,强行干预朝鲜的内政,导致了和中国的矛盾。

2.对沙俄的威胁

沙俄占领了辽东半岛和台湾以及不少海域,意图扩大自己在远东地区的方位。为了保卫辽东,清政府加强了对辽东的管理,向朝廷派遣了部队,但却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认为清政府的部队违反了甲号条约,对其日本的移民居住地制造了紧张气氛。

3.对经济利益的争夺

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西方列强的压迫使得当时的政府非常惶恐不安。日本在这个时候开放的门户,给予了清政府一些启示:如果中国也能像日本一样,在国内打造现代国家,那么就有可能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保持国家独立。但是,日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会为了防止中国在这个方面超越自己而做出一些制约或者破坏的行动。

4.对国家尊严和民族意识的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更多的是国家尊严和民族意识的挑战。在这一段历史上,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日本的具体战争,更多的是来自西方列强的压迫,这让中国面对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此外,甲午战争也加速了中国新式海陆军的现代化,同时也对于中国社会经济重心的东移又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三、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使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等地以及大量赔款,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境。

2.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变革。为了提高国家实力,清政府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军事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推进了教育、工程、工业等相关领域的现代化,这些都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甲午战争使得中国国防实力遭到摧毁,但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国防建设。1901年,清政府成立了光绪新军,使得中国陆地军队得以现代化建设。此外,中国也开始加强海防,在南北海沿海等地陆续建立了轮船招抚所,加强了海上互助和防御合作。

四、结语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它是中国弱化与扩大对外战争的开端之一,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起点之一,然而,甲午战争也是中国民族,尤其是华人民族在国际上面临的窝囊境地的最深刻开始和最痛苦的一次局面。在今天我们讲述当时事情的背景下,更需要明确一个事实:只有不断加强国防实力,才能保证中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受到侵犯。

猜你喜欢